招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把握研究生思政的三个着力点

点击数:1815 发布时间:2025-07-02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把握研究生思政的三个着力点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在校研究生几年之后将成为引领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人群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年代新人。加大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高层次拔尖革新人才为哪个培养、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下大力气解决现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加大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火烧眉毛。

破除认识偏差,加大研究生思政工作

目前,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两种认识偏差。一是无需教育论,即有人觉得研究生都是成年人且是高常识群体,思想观念已固化成型,不再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质是不是认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紧意义与存在价值。应当承认,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会伴随年龄、阅历的增长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而得到一定量的提升,但这种自然自发的提高过程并不可以完全满足国内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育德需要,不可以因此就过分夸大年龄和自我教育能力增长在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中的地位与用途,错误地觉得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会随着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同步提升。

二是不可以教育论,是指有人觉得研究生群体生源类别多样、生活阅历各异、年龄跨度较大,加上行动分散,已经没办法再对其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这不只放大了研究生群体特点给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导致的工作困难程度,实质上也是不是认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用途空间和潜在效能。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研究生思想道德观念会伴随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研究生阶段只不过个体终生进步的一个部分,思想道德素质还处在进步健全的进程中,即使研究生群体价值观念已经初步成型,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激起其内在潜力,通过重新的内生与外塑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发生积极改变。

把握独特属性,破解重点问题

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照搬教育论的误区。有人觉得研究生和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没什么大有什么区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仅需把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照搬过来用就能了,无需进行独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设计。这种看法实质是忽略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属性与特殊规律,制约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

事实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鲜明的独特属性。一是具备学理的独特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本质、对象范围、基本特点等各维度都与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显著差别,使得简单照搬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无论是理论讲解力还是实践指导力,都没办法满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二是具备实践体系的独特质。虽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在培养目的、内容、载体、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由此,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绝不可以直接照搬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而应选择性借鉴、系统性优化,达成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自主进步与特点革新。

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在导师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和日常接触和交往最为密切的师长。师生关系用途维度多元,情感联系紧密,活动交互频繁,导师的思想水平、道德观念、生活态度、行为习惯都将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进步发挥直接而全方位的影响。
2025年教育部《关于全方位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建议》明确提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确证导师是破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进步瓶颈最有力的抓手。

发挥导师的重点用途需要教育者先受教育。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自己政治立场和思想办法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需要导师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进步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点,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办法的精髓。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实践、开放的理论,导师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看法、辩证的看法、进步的看法,指导学术研究和平时生活等每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导师唯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方能真的达成思想认可、理论认可、情感认可和价值认可,真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发挥导师重点用途需要导师学会教育引导的有效办法,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在秉持德才并育的理念下,导师要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研究生指导全过程,对研究生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办法教育,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与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切实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譬如,在指导研究生拓展科研实践活动中,导师可以通过指导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材料采集、文章写作等环节中一直聚焦现实问题,深入社会采集资料,并通过革新思路、看法回话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引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此培养研究生形成实践的看法。

又如,在师生研讨中,导师可以结合研究生好思辨、好质疑的特点,引导研究生对诸如科技革命的得与失、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和弊端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引导研究生关注现实问题、形成正确认识的同时,促进研究生形成辩证的看法。

再如,在平时交往中,导师可以结合师生关系形成、进步过程,说明联系与进步的看法;还可以率先垂范,在平时点滴日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此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价值追求等。导师还要擅长针对每位研究生独有些思想困惑拓展个性化教育引导,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样才能真的达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办法向学生的转化,达成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践行。

(作者:刘志,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年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革新研究〔18BKS154〕阶段成就。)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招研网(https://www.gdgse.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招研网(https://www.gdgse.com/) 版权所有